第一个对手出现了?中俄朝伊4国被点名,中方这次真生气了!这次的出手不留情面

2025年9月初,世界局势又一次引起广泛关注。这一次,不只是中国,俄罗斯、朝鲜和伊朗也被一起点名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商务部在这个时候公布了对欧盟猪肉的反倾销初步裁定。这两件事接连发生,清楚地显示了中欧之间新一轮的博弈。

先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9月3日公开表态,点名中国、俄罗斯、伊朗、朝鲜,不仅反西方,还挑战国际秩序。紧接着,9月4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电话会上直接点名,称中俄朝三国领导人密谋对抗美国。到了9月5日,中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对欧盟猪肉及猪副产品的反倾销初裁决定。短短三天,外交、经贸、舆论三个战场激烈交错。整个国际社会都能感受到一种极不寻常的气氛,这种气氛,和以往的中欧分歧已经完全不同。

卡拉斯的表态,言辞极为激烈,直接把中国和俄罗斯、伊朗、朝鲜并列,称这些国家正在挑战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”,是对西方的对抗力量。这种简单分类和划分阵营的说法,不仅让中国非常愤怒,也让世界上许多国家感到担心。过去,西方在国际场合还会注意说话的方式,但这一次卡拉斯几乎公开地制造对立,把所有不站在他们那边的国家都称为“对手”。

中国外交部的反应,比以往都要强烈。发言人直接在记者会上用上了“极其错误”“极不负责”“坚决反对”“强烈谴责”等最高级别外交词汇。发言人表示,卡拉斯等欧盟官员的言论充满意识形态偏见,缺乏基本历史常识,是在公然鼓噪对立,是对二战历史的不尊重,也是损害欧方自身利益。这种措辞,已经是中国外交场合的最高级别警告,足见中方的愤怒和底线。

当前国际形势下,世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和合作。欧洲作为二战策源地,理应更加深刻反思历史,但有些欧盟领导人却还在抱着冷战思维,刻意制造对抗。这不仅损害了欧盟自己的利益,也损害了欧洲在全球的国际信誉。

展开全文

就在这场舆论风暴持续的时候,经济领域的一份公告把中欧矛盾推向了实际对抗。2024年6月17日,中国畜牧业协会提出申请,商务部依法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和猪副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。2025年6月10日,调查期限延长到2025年12月16日。9月5日,商务部发布初裁公告——欧盟公司的倾销幅度为15.6%—62.4%,并宣布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。这意味着,欧盟猪肉和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面临高额保证金和严格审查。

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,欧洲人自己不怎么吃猪肉,但每年对中国出口的猪肉和副产品达到数十亿欧元。欧盟对华出口的产品以猪副产品为主,包括猪耳、猪脚、内脏等欧洲本地消费量极低的部位,这些品类占欧盟对华出口总量的70%以上。低价倾销帮助欧盟消化过剩产能,却严重挤压了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。此次反倾销裁定,直接把欧洲猪肉行业推到风口浪尖。

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的表态很有条理。调查过程始终坚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、透明,严格按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进行。初步证据显示,欧盟确实存在倾销,且已对中国本土产业造成实质损害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》,中国依法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。这一系列流程,打破了外界对中国“以牙还牙”式贸易报复的刻板印象。中国的反制,有法可依,有理有据,是对欧盟多年来频繁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坚决回应。

中国的立场非常鲜明。中国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外交关系,从来不针对第三方。中国纪念抗战,是携手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缅怀历史、珍爱和平,和所谓“密谋对抗美国”毫无关系。外交部发言人反复强调,只有铭记历史,才能真正捍卫和平。希望那些欧盟政客,不要再冷战思维作祟,把简单的纪念活动都扭曲为“阵营对立”的表演。

评论